黄栌草木栖,枝头莺啼愁。
这句诗来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之一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句诗形象描绘了黄栌这种植物的生长环境,草木栖息,莺鸟啼鸣,意境清新自然。
同时,蕴含着离别之情,令人感慨。
在整个诗篇中,黄栌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作者抒发离愁别绪的一个媒介,也是对悠久历史和美丽自然的赞美。
七绝·黄栌其一
东君初动撒金星,
春暮翠丛花梗明,
黄绿粉红谁可比?
朔风未起少人争。
(壬寅暮春于泉城)
七绝·黄栌其二
(中华通韵)
如烟似雾紫云霞,
桃杏凋零看我花,
黄浅绿深叠秀翠,
秋叶金赤右无它!
(壬寅暮春于泉城)
“黄栌”别名红叶。赞美黄栌的古诗词有
1.《题红叶》唐代:宣宗宫人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2.《山中》唐代: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3.《谢亭送别》唐代: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