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学说的核心“仁”。
(2)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地吸收学生。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只要本人有学习的愿望,主动奉送10条干肉以履行师生见面礼,就可以成为他的弟子。
(3)教育内容
孔子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纂《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奠定了儒家教育内容的基础。在孔子的整个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然而,道德教育并没有专设学科,而是把道德教育的要求贯穿到文化知识学科中。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