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的意思
“节度”的意思是指按照一定的节制和度量来处理事物,使之达到平衡、协调和谐的状态。
这个词语在汉语中有着多种含义,可以用于形容管理、控制、调节和处理事务等方面,也可以用于形容品德、行为和言语等方面。
在古代,节度一词。
节度的解释
节度的解释(1) [be moderate in]∶ 节制 调度;部署 (2) [rule]∶ 规则 ;分寸 日月之行,有常节度 详细解释 (1).节序度数。
指历象上据以推算天体运行、季节变化的度数。
《史记·天官书》 :“斗为帝车,运于。
什么是节度使?
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
因受职之时,朝廷赐旌节,故称。
唐节度一词出现甚早,意为节制调度。
东汉安帝水初二年(108),梁懂受命主持西方军事,为诸军节度使。
曹魏景元四年(263),魏军伐蜀,由司马昭指授节度。
唐代也。
古代的 节度史 是个什么官?
节度使 官名。
唐初沿北周及隋旧制,于重要地区设总管,后改称都督,总揽数州军事。
睿宗景云中(710-711),薛讷为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如有节度使的称号。
玄宗天宝初,沿边有九节度使、。
求:节度大使与节度使的区别,节度副大使与节度副使的区别?谢谢。_百度
节度副使:唐代节度副使与汉魏以来的行军司马、别驾在职能上有相同之处,经历了从使职走向职官的过程。
节度副使与节度副大使有本质的区别,它伴随着节度使的产生而出现,其发展变化亦与节度使息息相关。
节度副使作为节度使。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