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说、说过。
古语有云的意思,就是指要引用古代的语录来引证一些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云”在文言文中与“曰”字意思大致相同,都是说的意思,但“曰”侧重于表达是口头上的说的意思,而“云”侧重于表达是书面上的说的意思。所以,古代汉语博大精深,同一个意思,也要精细到用不同的字来区别一些微妙的差异。
云
yún
说话,引文: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
云的文言文意思和发音:
yún
①<;动>;说。《兰亭集序》:“古人~:‘死生亦大矣。’”
②<;动>;有。《荀子?法行》:“其~益乎。”
③<;代>;如此;这样。《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
④<;助>;用于句首、句中、句末,无意义。《诗经?卷耳》:“~何吁矣”《左传?成公十二年》:“日~莫矣。” 《核舟记》:“盖大苏泛赤壁~。”
⑤<;名>;话。《苏武传》:“勿复有~。”
⑥<;名>;云彩。《归去来兮辞》:“~无心以出岫。”
⑦<;形>;盛多的样子。《过秦论》:“天下~集响应。”
古人有云就是说:古时候有人说过,讲过。
云的本义:指悬浮在空中由大量水滴、冰晶或兼由两者组成可见的聚合体。
引申义:盛、多的意义,假借为说等义。假借字是指: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所想表达的字或意。
和“曰”有相同的用法。曰的本意是指说,说道,该文字在《尚宝司少卿袁可立授奉直大夫》和《诗·郑风·女曰鸡鸣》等文献均有记载。
古人有云,就是古时有人说过的意思。 云在这句话里的含义: 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