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西安外事学院有哪些专业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关心的问题。西安外事学院这些专业中哪些专业比较好呢,哪些是重点王牌优势专业呢。一般来说国家特色专业肯定比较好。一个专业如果是国家特色专业,小编在专业特点里标注了。2023年西安外事学院有智能医疗装备技术、药学、德语、电子信息工程、建筑工程技术、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电子商务、广告艺术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药学等专业,以下是西安外事学院所有专业一览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目前该学校没有国家特色专业。
1 | 智能医疗装备技术 | 三年 | |
2 | 药学 | 四年 | |
3 | 德语 | 四年 | |
4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
5 | 建筑工程技术 | 三年 | |
6 |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 | 三年 | |
7 | 电子商务 | 四年 | |
8 | 广告艺术设计 | 三年 | |
9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四年 | |
10 | 药学 | 三年 | |
11 | 环境艺术设计 | 三年 | |
12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三年 | |
13 | 市场营销 | 四年 | |
14 | 财务管理 | 四年 | |
15 | 工程造价 | 三年 | |
16 | 电子商务 | 三年 | |
17 | 工商企业管理 | 三年 | |
18 | 英语 | 四年 | |
19 | 学前教育 | 四年 | |
20 | 护理 | 三年 | |
21 | 机器人工程 | 四年 | |
22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
23 | 广播电视编导 | 四年 | |
24 | 民族传统体育 | 三年 | |
2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
26 | 智能控制技术 | 三年 | |
27 | 生物医学工程 | 四年 | |
28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四年 | |
29 | 会计学 | 四年 | |
30 | 俄语 | 四年 | |
31 | 工商管理 | 四年 | |
32 | 口腔医学技术 | 四年 | |
33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
34 | 康复治疗学 | 四年 | |
35 | 西班牙语 | 四年 | |
3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
37 | 园林 | 四年 | |
38 | 网络与新媒体 | 四年 | |
39 | 朝鲜语 | 四年 | |
40 | 翻译 | 四年 | |
41 | 大数据与会计 | 三年 | |
42 | 口腔医学技术 | 三年 | |
43 | 物流管理 | 四年 | |
44 | 应用日语 | 三年 | |
45 | 人力资源管理 | 四年 | |
46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
47 | 旅游管理 | 四年 | |
48 | 园林工程技术 | 三年 | |
49 | 表演 | 四年 | |
50 | 现代物流管理 | 三年 | |
51 | 法语 | 四年 | |
52 | 学前教育 | 三年 | |
53 | 应用法语 | 三年 | |
54 | 汉语国际教育 | 四年 | |
55 | 空中乘务 | 三年 | |
56 | 音乐表演 | 四年 | |
57 | 应用英语 | 三年 | |
58 | 医学美容技术 | 三年 | |
59 | 小学教育 | 四年 | |
60 | 环境设计 | 四年 | |
61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 三年 | |
62 | 中药学 | 四年 | |
63 | 新闻学 | 四年 | |
64 | 经济与金融 | 四年 | |
65 | 日语 | 四年 | |
66 | 新闻采编与制作 | 三年 | |
67 | 大数据技术 | 三年 | |
68 | 视觉传达设计 | 四年 | |
6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
70 | 护理学 | 四年 | |
71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四年 | |
72 | 旅游管理 | 三年 |
西安外事学院(Xi’ 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是经陕西省人民***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的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民办普通高校,是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培育院校、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琴传承基地、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陕西省急救教育试点院校。被哈佛大学商学院列为教学案例,是中国新型大学的典型代表。
学院创建于1992年。2000年5月,经陕西省人民***批准,成为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05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外事学院”。
截至2022年10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地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161余万平方米。开设本科专业44个、高职专业27个,在校生2万余名,形成了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工学、农学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10个专业入列“一流专业”。院士等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30余人,教授、副教授530余人,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10余个。每年输送实习生、交换生、留学生400名左右,大力培养硕士、博士层次的精英人才。有院士等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30余人,教授、副教授530余人。下设11个院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