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麀"的读音是yōu,是一个汉字,多用于古代的文学作品中,表示一种野生的鹿。"麀"的形象被广泛地运用在了古代的诗歌、绘画和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描写自然山水、田园生活等情境。
“麀”,普通话读音为yōu,最早见于金文时代。“麀”的基本含义为母鹿,如“麀鹿濯濯”;引申含义为母兽,如“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
麀,汉语三级字,读作麀(yōu),⒈ 母鹿:“麀鹿濯濯。”⒉ 泛指母兽:“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
部首:鹿 部外笔画:2 总笔画:13
五笔86:YNJX 五笔98:OXXX 仓颉:IPP
笔顺编号:4 1 3 5 2.2 1 1 5.3 5 3 5 四角号码:0021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E80 规范汉字编号:7577[3]
中文名
麀
拼音
yōu
注音
ㄧㄡˉ
部首
鹿
基本字义详细字义民俗参考字形结构汉语大字典解释古籍解释相关词语TA说参考资料
基本字义
1.母鹿:“~鹿濯濯。”
2.泛指母兽:“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牡。”。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