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院长回忆称,“当时(2016年)有一个不认识的代理商突然找上门说要跟我们合作。他承诺这个项目医院不用出钱、也不用出设备,设备的钱由融资租赁公司给,还会派专家给我们培训,然后就拿出一摞很厚的合同。”
这笔生意在办公室谈了许久,最终赵院长被这位素未谋面的代理商说动,并签下了两笔合同金额高达1700万元的订单。
“按照合同,等设备达到医院产生利润后,其中25%给租赁公司相当于偿还租金,不足部分他们(远程视界)补足,剩下的75%由公司、医院和代理商再分。”赵院长解释称。
乍一听,这的确是桩互利互惠的好生意。可如今回头再看,远程视界一手打造的新商业模式,其实一开始便存在套路。
经初步核查,2015年至2017年间,北京远程公司及其关联公司以协同医疗示范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名义,与多地医院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合作,因远程未按约垫付租金,引发大量民事诉讼,医疗秩序受到严重影响。”
许多医院的基本账户都被租赁公司申请冻结,发放工资、采购药品等正常运营行为受到威胁。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