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疽具体指的是什么病症
阴疽,症状表现为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少疼者为疽,属阴证。多由气血虚而寒痰凝滞,或五脏风毒积热,攻注于肌肉,内陷筋骨所致。
从字面理解,“阴疽初起”是指阴疽(毒疮)刚刚发病的意思。
痈疽(yōng jū),毒疮,多而广的叫痈,深的叫疽。这样的毒疮被现代医学解释为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细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炎,病原菌为葡萄球菌。痈发于肌肉,红肿高大,多属于阳症;疽发于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属于阴症。
“疽”是痈的演变、恶化、深入,由气血雍盛到气血瘀闭;由饱满脓浆到干枯或流清水;由体表皮肤、肌肉发展到筋膜、骨髓;由六腑渐至五脏。疽是为毒邪阻滞而致的化脓性疾病。其特征是初起如栗,不发热胀痛,易向四周扩大。溃烂之后,状如蜂窝,发于肌肉之间,凡皮肤厚而坚韧的地方都可发生,但多发于项后及背部。
痈疽是癌的一种吗
痈疽,仅是一个症状。导致该症状的,可以是癌症疾病,也可以是非癌症疾病。所以痈疽不是癌症的一种。仅是癌症疾病、或非癌症疾病的一种症状。
什么是搭背疮?医用名?有哪些症状?该如何治疗?会有什么后疑症?搭背疮是一种民间俗称,普遍的在背部,一般是指发生于后背的痈疽恶疮,即毛囊炎类问题。这类疮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会使背部出现大面积的肿胀,之后疮口会有化脓的现象,脓包在一段时间后会变得越来越大,还会出现凸起、破溃等现象,让整个人的背部出现创口,让患者没办法平躺着休息,只能整夜趴着睡觉,那这类搭背疮应该怎么去治呢?
1、药物治疗
痈疽恶疮大多是因为细菌感染导致的,患者可以遵从医嘱使用抗生素或者含有抗生素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同时再配合一定的外用药物进行控制感染,以尽快得到痊愈。
2、手术治疗
如果感染过于严重,局部形成脓肿,一般的医疗手段达不到治疗效果,那么这时候我们也可以才去手术来进行治疗。一般通过外科手术切开、排脓、引流等方式,同时再配合抗生素控制感染,就可以做到尽早恢复了。
除了以上两种,在早期我们还可以采用超短波,远红外线和紫外线等物理手段治疗。其次,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保持患处的局部清洁,避免沾水以及预防局部感染。多吃水果蔬菜,注意运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痈疽疔疮 是什么意思?痈疽是 发生于体表、四肢、内脏的急性化脓性疾患,证见局部肿胀、焮热、疼痛及成脓等。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分为内痈、外痈两类。内痈生于脏腑(如胃脘痈、心痈、小肠痈等),虽同属痈证,但在辨证论治上与外痈多有不同,且现今外科专书对其症治不作论述;外痈系指发于体表的痈。初起无头,局部红肿热痛,界限分明,易肿、易脓、易溃、易敛。重者可有身热、口渴、脉数等。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
疔疮是痈疽等化脓性感染之局部肿胀形似疔盖状者,
又名丁疮、丁肿、疔肿、疔毒、疵疮等。因其初起形小根深,底脚坚硬如钉,故名疔疮。
多发于颜面、四肢以及躯干部位。证见发病急,变化迅速,初起者形如粟米状,形虽小而质坚硬,根基深在,继则焮热红肿,肿势速增而疼痛转剧,待脓溃疔根出者,始可肿消痛减而渐愈。若处理迟延不当,或失治误治,致热毒更甚者,易成走黄之险证。治宜早而迅捷.
痈疽已溃者什么意思解释:脓肿已经溃破腐烂并有脓液渗出
形容:伤口已经发炎伤情加重
痈疽
痈疽,发生于体表、四肢、内脏的急性化脓性疾患,是一种毒疮。痈发于肌肉,红肿高大,多属于阳症,疽发于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属于阴症。痈疽证见局部肿胀、焮热、疼痛及成脓等。现代医学解释其为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细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炎,病原菌为葡萄球菌。
基本信息
中医皮肤科
常见发病部位
体表、四肢、内脏
常见病因
葡萄球菌感染
常见症状
局部肿胀、焮热、疼痛及成脓等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外感六淫,过食膏粱厚味,外伤感染等致营卫不和,邪热壅聚,化腐成脓所致。
临床表现
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分为内痈、外痈两类。
内痈疽生于脏腑(如胃脘痈、心痈、小肠痈等),虽同属痈证,但在辨证论治上与外痈多有不同。
外痈疽系指发于体表的痈疽。初起无头,局部红肿热痛,界限分明,易肿、易脓、易溃、易敛。重者可有身热、口渴、脉数等。
痈疽疔疖的诊断要点痈和疽症状大不相同,应予区别。一般来说,痈为阳证,患部多红肿热痛,根脚高,寒热交作,来势凶猛。而疽则为阴证,患部多木痛,约2-3天即能收口。痈生于皮肉,疽生于筋骨。痈易消、易溃、易敛;疽难消、难溃、难敛。二者比较如下表44。
疖和疔虽然同是一种类型的疾病,但有区别,不可不辨。
在这里还应指出,须知疖与痈不同,痈不发生于头面,数目单纯,局部顶高色赤,表皮紧张有光,起初无脓头白点,漫肿范围较大,这些应与疖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