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才的成语举例:
八斗之才
【近义】才高八斗、文江学海
【反义】胸无点墨、绣花枕头
【释义】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用例】乃归来及一月,竟溘然长逝,年仅愈弱冠耳。怀~,饮万斛之恨。(清·梁起超《饮冰室诗话·二四》)
博学多才
【近义】博学多闻
【反义】胸无点墨、才疏学浅
【释义】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用例】贯忠~,也好武艺,有肝胆。(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
才德兼备
【释义】才:才能。德:品德。备:具备。才能和品德都具备。
【出处】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才高八斗
【近义】八斗之才、才识过人、才华横溢
【反义】才疏学浅、才疏志浅
【释义】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用例】左宗棠这人虽然~,器量却不开阔。(唐浩明《曾国潘》)
才高行厚
【释义】厚:不可轻薄,端谨。指才能高,品德端谨。
【出处】汉·王充《论衡·命禄》:“或时才高行厚,命恶,废而不进;知寡德薄,命善兴而超迈。”
才貌双全
【近义】才貌超群、才貌出众
【释义】才学相貌都好。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孩儿见他文章绝代,才貌双全,必有荣华之日,因此上嫁了他。”
【用例】刚配和一个~的女婿,情性又好,偏偏的得了冤孽症候,不过捱日子罢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0回)
才气过人
【近义】才识过人
【反义】才疏学浅
【释义】才:才能;气:气魄。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己惮籍矣。”
才气无双
【释义】英勇的气慨,天下没有第二个人。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用例】世事几如人意,儒冠还负身谋。叹天生李广,~,不得封侯。(宋·苏泂《雨中花》词)
才疏学浅
【近义】略识之无、吴下阿蒙
【反义】博学多才、真才实学
【释义】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明·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你读书思量做状元,我只怕你学疏才浅。”
【用例】在下虽有此志,只是~,年纪又轻,经练更少。(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
才疏志大
【近义】才高意广
【释义】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
【出处】《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用例】~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宋·陆游《大风登城》诗)
怀才不遇
【近义】黄钟毁弃、大材小用
【反义】脱颖而出、怀宝迷邦
【释义】怀:怀藏;才:才能。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多指屈居微贱而不得志。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显通,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
【用例】高曾祖考,俱是~的秀才。(清·夏敬渠《野叟曝言》)
关于才的成语有哪些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