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劳动者而言,重庆最低工资标准的高低确实非常重要。最低工资标准不仅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还关系到他们的加班费、失业保险金、病假工资等各项基本权益。
近期不少省份确定了2023年最低工资标准,对于劳动者来说,他们应该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并确保自己的工资水平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下面就随社保网小编一起来看看重庆最低工资是多少?2023年重庆最低工资标准一览。
一、重庆月最低工资标准2023最新公布表
地区 第一档 第二档 第三档 第四档 重庆21002000———— |
重庆市对我市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现就有关事项如下:
一、具体标准
(一)万州区、黔江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开州区、梁平区、武隆区、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为2100元/月,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为21元/小时。
(二)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为2000元/月,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为20元/小时。
二、适用范围
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辖区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基金会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三、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的项目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所应该取得的劳动报酬的最低限额,不包括下列各项:
(一)加班加点工资;
(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害等特殊工作条件或者特殊工作环境下的津贴;
(三)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性补贴;
(四)法律、法规、规章、法定的非工资性劳动保险福利待遇。
四、执行时间
上述标准自2022年4月1日起执行。全市各用人单位应在本标准公布后10日内将该标准向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公布。
二、重庆最低工资的标准如何计算?
最低工资的标准是当年最低工资=上年度最低工资×〔(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社会平均工资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pide;3〕×调节系数。其中,公式中的调节系数的变动幅度为0.8至1.2.由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劳动力供求状况等因素具体确定。
三、重庆最低工资标准包括五险一金吗?
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包含五险一金具体以各地区法规为标准。具体来看:最低工资标准中不包括五险一金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安徽;最低工资不包括住房公积金的城市包括江苏;最低工资包括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江西、湖南、宁夏;最低工资包括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四川、山东、浙江、河北、内蒙古、贵州、云南、新疆。天津月最低工资标准包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个人缴费部分。其他城市未确定法规。
最低工资标准与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息息相关,目前来看,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劳动者的以下待遇:
【1】加班费:部分企业的加班费计算基数是以最低工资为标准的,当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劳动者的加班费也会有所上调。
【2】失业保险金:失业保险金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水平发放的,当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时,劳动者在符合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的前提下,能够领取到的失业保险金会增加。
【3】到手工资:对于部分以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基本工资的人群而言,当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到手工资就会上涨。
【4】病假工资上涨: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法规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法规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如果最低工资标准上调,那么按最低工资标准计发的病假工资也会相应增加。需要注意的是,80%这个标准各地有差异,以当地为准。
附全国各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2023
地区 | 第一档 | 第二档 | 第三档 | 第四档 |
北京 | 25.3 | —— | —— | —— |
天津 | 22.6 | —— | —— | —— |
河北 | 22 | 20 | 18 | —— |
山西 | 21.3 | 20.2 | 19.1 | —— |
内蒙古 | 20.8 | 20.1 | 19.5 | —— |
辽宁 | 19.2 | 17.2 | 15.9 | 14.3 |
吉林 | 19 | 18 | 17 | 16 |
黑龙江 | 18 | 14 | 13 | —— |
上海 | 24 | —— | —— | —— |
江苏 | 22 | 20 | 18 | —— |
浙江 | 22 | 20 | 18 | —— |
安徽 | 21 | 20 | 19 | 18 |
福建 | 21 | 20.5 | 19 | 17.5 |
江西 | 18.5 | 17.3 | 16.1 | —— |
山东 | 21 | 19 | 17 | —— |
河南 | 19.6 | 17.6 | 15.6 | —— |
湖北 | 19.5 | 15 | 18 | 16.5 |
湖南 | 19 | 17 | 15 | —— |
广东 | 22.2 | 18.1 | 17 | 16.1 |
其中:深圳 | 22.2 | —— | —— | —— |
广西 | 17.5 | 15.3 | 14 | —— |
海南 | 16.3 | 15.4 | 14.9 | —— |
重庆 | 21 | 20 | —— | —— |
四川 | 22 | 21 | 20 | —— |
贵州 | 19.6 | 18.3 | 17.2 | —— |
云南 | 18 | 17 | 16 | —— |
** | 18 | —— | —— | —— |
陕西 | 21 | 20 | 19 | —— |
甘肃 | 19 | 18.4 | 17.9 | 17.4 |
青海 | 18 | —— | —— | —— |
宁夏 | 18 | 17 | 16 | —— |
新疆 | 19 | 17 | 16.2 | 15.4 |
(数据截止2023年7月1日,数据来源于各地区人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