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俗语,拼音是fánɡ huàn yú wèi rán,意思是指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
出自《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在事故发生前防范。
近义词:
未雨绸缪:意思是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修补好房屋的门窗。后用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绸缪牖户。”
有备无患: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防微杜渐: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时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胡安国《春秋传·文公九年》:“故至而特书,以示防 微杜渐之意,其为世虑深矣。”
反义词:
临渴掘井:到口渴的时候才去挖井。比喻平时不准备,临时才想办法。朱柏庐《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江心补漏 :比喻失去了时机,已无法补救。
患至呼天:形容事前不作准备,灾祸临头,求天救助。
例句: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