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意思是通常是在我的文思应该继续的时候继续,在我的文思不能够停止的时候停止。出自北宋时代苏轼的《文说》,是苏轼写的一篇书札。
原文: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译文:
能够知晓的,通常是在我的文思应该继续的时候继续,在我的文思不能够停止的时候停止,就是这样罢了!别人,即使是像我一样有文采,却不能像我这样了解自己。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