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是景观生态学基质,是斑块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形式。一般指旅游地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社会特征。
基质类型
基质栽培陶化营养土其他基质
标准
景观是由若干景观要素组成,其中基质是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
基质判定有三条标准:
1.相对面积: 基质面积在景观中最大,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类型的总面积,基质中的优势种也是景观中的主要种。
2.连通性: 基质的连通性较其他景观要素高。
3.控制程度: 基质对景观动态的控制较其他景观要素类型大。
基质类型
根据基质的形态、成分呢、形状,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基质可分为无机基质、有机基质和混合基质。
无机基质:一般很少含有营养,包括砂、陶粒、炉渣、泡沫(聚苯乙烯泡沫,尿醛泡沫)、浮石、岩棉、珍珠岩等。
有机基质:是一类天然或合成的有机材料,如泥炭、树皮、锯木屑、桔秆、稻壳、蔗渣、苔藓、堆肥、沼渣等,有机基质使用较少,一方面是由于植物的有机营养理论不清楚,有机成分的释放、吸收、代谢机理不明。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新材料在设施中的应用,设施农业已进入全自动控制新阶段,有机基质的使用可能会给植物营养法精确调控和营养液的回收再利用带来困难。
混合基质:无机-无机混合、有机-有机混合、有机-无机混合。由于混合基质由结构性质不同的原料混合而成,可以扬长避短,在水、气、肥相互协调方面优于单一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