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增资验资网

企业增资验资网

南京晓庄学院录取分数线2023预测是多少分

来源:互联网 综合百科 1

2023年高考分数线还未公布,我们会在官方公布成绩后,第一时间更新。

高考结束,大家对于各个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十分关注,2022年南京晓庄学院录取分数线还未出炉,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1年南京晓庄学院录取分数线有关资料,以供大家参考:

1、南京晓庄学院2021年高考在陕西文科本科二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9分,最低录取位次为16888名;

2、南京晓庄学院2021年高考在陕西理科本科二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38分,最低录取位次为630936名;

3、南京晓庄学院2021年高考在上海综合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4分,最低录取位次为14850名;

4、南京晓庄学院2021年高考在四川文科本科二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2分,最低录取位次为17803名;

5、南京晓庄学院2021年高考在四川理科本科二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3分,最低录取位次为910596名;

6、南京晓庄学院2021年高考在重庆历史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4分,最低录取位次为15010名;

南京晓庄学院2021年各省录取分数线如下:

省市科类(专业组)录取批次/段最低录取分最低位次
安徽文科本科一批5879603
安徽理科本科一批53749335
北京综合本科批47028775
福建物理本科批51943673
福建物理本科批49854183
甘肃文科本科二批K段4988811
甘肃理科本科二批K段43238531
广东历史本科批52830604
广西文科本科二批52012435
广西理科本科二批46158754
贵州文科本科二批53715201
贵州理科本科二批43166643
河北历史本科批55112768
河北物理本科批52465102
河南文科本科二批56021943
河南理科本科二批520113880
湖北历史本科批55514639
湖北物理本科批51659166
湖北物理本科批50962933
湖南物理本科批51568155
湖南物理本科批51072756
江苏历史本科批55214016
江苏物理本科批54046620
江西文科本科二批56511362
江西理科本科二批51750400
辽宁历史本科批5627572
宁夏文科本科二批5093190
宁夏理科本科二批40514366
青海文科本科提前批4303271
青海文科本科一段4104296
青海理科本科提前批37411200
山东综合普通类一段512124650
山西文科本科二批A段5406815
山西理科本科二批A段49838389
陕西文科本科二批48916888
陕西理科本科二批43863093
上海综合本科批50414850
四川文科本科二批54217803
四川理科本科二批51391059
云南文科本科二批及预科55913822
云南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50646167
重庆历史本科批53415010

南京晓庄学院简介

南京晓庄学院创建于1927年3月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并任校长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成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80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万余名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其中涌现出数百名中小学特级教师和教学名师,被誉为南京市中小学教师的摇篮。

南京晓庄学校本部占地近1500亩,拥有“两区一园三附校”,即方山、莫愁两个校区、一个省级文保单位“行知园”,设有12个专业学院、1个二级学院、1个研究中心、1个研究院,另设有继续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附属南京实验国际学校、附属小学以及附属南京小红叶幼儿园。

学校拥有教职工近12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00多人,其中正高职称近10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各1名,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省高校“教学名师”1名,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1名,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16名,来自美、英、日、韩等国的外籍教师近20名。

南京晓庄学院现有本科专业46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拥有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市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环境科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光学工程、学前教育学、应用心理学)。

近年来学校秉承“教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校80余个科研项目获得“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省社会科学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00余项科研成果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教学成果荣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现有省级精品课程6门、精品教材与重点教材6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