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模式
由于我国现阶段养老产业起步阶段,规模化养老服务模式单一,除了社区养老机构,其他主要以养老地产模式为主,投资主体也是地产开发商。养老地产的盈利模式以出租、出售房屋使用权和收取后期管理费为主,可以说是养老主题的房地产项目。
养老地产主要分为常住养老和“候鸟式”养老两大商业模式。在这当中,常住养老又分为CCRC社区模式、居家养老模式和以房养老模式;“候鸟式”养老主要包括异地养老服务中心、度假式养老基地和买房投资。
(1)常住养老
CCRC社区模式:代表有保利安平—和熹会
以医疗机构为中心,提供房屋出租、养生体验、场地出租等(只提供租赁权和服务享受权,不提供房屋产权)。大型医疗机构入驻社区内部是该养老模式特点。
居家养老模式:代表有万科幸福汇、东方太阳城
采用住宅出售模式平衡资金,通过配套服务进行项目运营。与养老概念相关,但更强调居住功能(提供房屋产权和配套服务)。
以房养老模式:代表有北京太阳城老年公寓、南京汤山留园养老公寓
老人把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通过数据统计和精算,综合考虑房主的年龄、预期寿命、房产若干年后的价值等因素,定期发放给房主一定数额养老金。房主去世后,房产出售用于归还养老贷款,其升值部分归金融机构所有。
(2)“候鸟式” 养老
异地养老服务中心模式:代表有大连互动式异地养老服务中心
以季节为周期在不同养老公寓之间进行更换
度假式养老基地模式:代表有台***塑长庚养生文化村
旅游地产为主。
以上两种模式均受制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异地使用存在限制,目前更多是自有资金养老。
2、养老地产经典项目案例介绍
(1)万科幸福汇
地点位于北京房山,建筑面积16.4万m²,占地面积7.2万m²,1262户,养老地产试点房146套(11.6%)。2012年竣工,三期于2013年开盘。
采用租售并举的运营方式进行两种养老地产试点:利用商业配套建设的“活跃长者之家“和配建于住宅的”活跃长者住宅“。前者由上海亲和源经营管理,万科为资产持有者;后者面向市场销售。
定位是“面向活跃、高知、长者的服务式公寓”
(2)保利和熹会
地点位于北京西山,西山林语建筑面积120万m²,老年公寓建筑面积2.2万m²,内设200套居住单元。2012年12月开幕,2015年8月基本住满。
采用出租形式,会员费5万元起,医疗押金2万元,月人均餐费900元,看护费500元起,租金从5000到15000不等,每房间两张床位。
中医养生、休闲娱乐、康复治疗、医疗绿色通道等服务。
(3)乌镇
产业园总规划用地5500亩,养老公寓规划约600亩,总建筑面积50万m²,养老公寓规划6000套。2012年9月新增该项目,2014年交付使用。
租售并举,通过物管费、学费、医疗护理服务等实现收益,有60m²、90m²、120m²三个户型。
整套服务体系,涵盖范围从刚退休的老人到临终关怀;“学院式“养老模式,老年大学占地2万m²,可容纳8000位老人。
推荐阅读
《头豹研究院:2019中国养老地产行业行业概览(38页).pdf》
《中指研究院:2020年第二季度养老地产市场季报(30页).pdf》
《保险行业保险转型进行时六:养老地产一超多强博弈加速-20210614(31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