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保税区
综合保税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内陆地区集物流、加工、贸易与口岸功能为一体,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因而综合保税区执行的是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由此使得综合保税区成为目前我国对外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海关特殊监管经济区。
综合保税区属于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区内可以开展下列业务:(一)存储进出口货物和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二)国际转口贸易;(三)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四)国际中转;(五)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六)商品展示;(七)研发、加工、制造;(八)港口作业;(九)经海关批准的其他业务。
2.综合保税区特点
(1)新增惠企政策
综合保税区,是指设置于中国内陆地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与沿海地区的保税港区具备相对应的管理功能,由海关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对其实施特殊监督管理。货物入区后,在区内封闭式监督管理,视同出境。具体表现在:对于在国家法律规定允许进口范围内的货物,向海关进行简易单证备案手续即可自由进出。企业只到一个窗口就可以享受简单快捷的二十四小时通关服务,可自主挑选查验、放行的模式或“批次进出口、集中申报”的业务;企业享受免于领取进出许可证及免去征收关税的优惠政策;货物可以免除增值税、消费税,可在综合保税区无限期储存或者流转,以往综合保税区内的货物交易限制等都被解除,进而减少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实行全新监管模式
实行更为自由的监管政策,与机场和港口进行功能连接,将享有的政策进一步扩展到综保区内,而通关备案制管理使得商品货物进出区变得更加便捷,能够在综保区内直接受理申请、审批、放行等事项,而无需在口岸或机场办理。
(3)整合功能强大
综合保税区整合了保税加工、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功能。区内生产企业可充分利用境外引进原料、国内原料进行加工生产,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提供可行性。为企业提供更便利的配送服务,如仓储、配送、增值处理、国际运输等服务,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对于网外配套区域的企业视同网内进行管理,享受国家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外企业发展,同时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3.综合保税区功能
综合保税区涵盖基本功能和拓展功能,其中基本功能是指仓储物流、出口加工、中转贸易等功能;拓展功能是指服务功能。
(1)仓储物流功能是指:一是物流企业的存储、集中拼箱、分拨和配送等功能;二是供应链管理、方案策划、问题咨询等服务。
(2)出口加工功能是指为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区内相同或相似产业进行集中生产,加工产业链进行紧密衔接。
(3)中转贸易功能是指综合保税区为国际物资采购再转卖到第三方国家的贸易行为承担了仓库储存和交易枢纽功能。
(4)服务功能是指区内服务企业提供的检测维修、日常保养维护、货物装卸搬运、贸易方案设计和金融租赁等服务。
推荐阅读:
什么是保税货物?基本特点是什么?报关流程介绍
什么是保税仓?有假货吗?和直邮有什么区别?
【公司研究】渤海轮渡-深度报告:切入跨境电商领域保税零售空间巨大-20200823(52页).pdf